壮观的随州博物馆
曾侯乙编钟记
炎帝故里,乐都随州,北倚桐柏,南蔽梦泽,踞江淮,连楚豫,因山水而秀,因神农而圣,因编钟而名。 音乐缘起,祀神娱人,谓舞阳骨笛,庖羲作瑟,神农造琴,女娲制簧,黄帝创律,尧改七弦,舜奏《大韶》,百兽率舞,凤凰来仪。编钟始于商周,兴于春秋,“世主多盛其欢乐,大其钟鼓”。若夫声罪致讨,军旅之发,则击“行钟”;若夫祭祀宴宾,歌咏金奏,则鸣“谣钟”;若夫认称“宗彝”,承其宗宙,则奏“ 钟”;体合法度,节究哀乐,为仁智之器、礼仪之器,斯乃众器之表。然兴衰交替,沧海桑田,钟鼓重器,仅传于史。 变革开盛世,乐都谱新篇。擂鼓墩考古发掘,地下音乐宫殿,曾侯乙墓出土,金石之乐,辉煌展现。曾国侯乙,楚之宗彝,墓葬器物,万五千件。钟、磬、鼓、篪、笙、箫、琴、瑟,繁多精美。编钟悬乐,三八层组,上为钮钟,清丽嘹亮;中为甬钟,和谐铿锵;下为长枚,深沉雄浑。一钟两音,上 下曾,三度和鸣,五八音域,十二半音,旋宫转调,逾越六宫。编钟铭文,二千八百,乐律典籍,失载绝书,深邃渊源有自,破除“钟律巴比伦”猜测,中华瑰宝,举世皆惊。 曾侯乙编钟,青铜极品,古乐重器,人间复鸣,其音如初,金玉齐声。状如游云,阵兮洋洋;行似流水,浩兮汤汤;势如奔马,力兮钧钧;八音至和,通神悟灵,灿烂雄厚,穷妙极巧。 东渡扶桑,西巡欧美,钟鸣千禧,寰球回响,《欢乐颂》歌飞扬,合声鸣,兄弟情,四海同。天籁之音,现千古绝响,颂友好和平。 香港回归,盛世大典,钟琴声管,协奏交响,《天地人》曲回荡,乐声起,举国庆,同胞欢。世纪强音,雪百年国耻,扬中华国威。 北京奥运,桂冠加冕,金钟石磬,原声融合,《茉莉花》调绕梁,金声振,华夏奋,五洲乐。激越谐音,圆百年梦想,弘奥运精神。 道曰: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曾侯乙编钟,隐世千载,形整音圆。何哉?格物致知,乃知其精;乐律术数,乃知其奇;铭文错金,乃知其妙。是故,盛世出,国器现;天地和,乐舞兴。若夫感天地、传道统、易风俗,惟编钟超众器尔。 (作者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原载《人民日报》2008年12月1日)
震惊中外的曾侯乙编钟
曾侯乙编钟出土记
30年前,在随州城郊一个名为擂鼓墩的小山包上,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、震惊世界的大事:随着大型古墓曾侯乙墓的发现、发掘,2400多年前的精美乐器——我国现存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——曾侯乙编钟,在此重见天日,让现代的人们得以聆听到古代的金玉之声。
一波三折 古墓有险
1978年2月底的一个夜晚。武汉东湖之滨。
“谭队长!快!快!长途电话,襄阳地区(今襄樊市)文博馆有急事找你。”门卫急促的呼喊,令谭维四教授 (时任湖北省文物考古队队长)心里一惊:以他的经验,深夜来长途,要么是文物出现险情,要么是报告极其重要的发现。这次是什么呢?
事情还得从头说起。
1977年春,在随州市擂鼓墩,驻军某部雷达修理所经上级批准扩建厂房。10月平整土地时,在原本坚硬的岩石地表发现了一大片质地松软的褐色土。爱好考古的雷达修理所副所长王家贵意识到地下可能有文物,11月26日他告知县文化馆,可是,文化馆的同志到现场后,否决了“古墓猜想”,施工继续进行。
1978年1月30日,因为施工中又发现了奇怪的青色、白色胶状泥土,王家贵再次来到县文化馆,然而,“古墓猜想”再次被否决。
尽管如此,在接下来的爆破施工中,部队还是要求施工人员小心从事。2月21日,进一步的奇怪现象出现了:土层中发现了一层石板!26日,王家贵的第三次县府之行受到了重视,时任县文化馆副馆长的王世振现场勘察初步判断,这确实是一座古墓,并马上向襄阳地区作了报告,于是有了前面的那一个紧急电话。
3月10日,省、地、县联合勘探小组成立。19日,谭维四连同两名技术人员赶到现场。初步勘探后,谭维四激动地向大家宣布:这是一个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大型古墓,仅就椁室而言,就比著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大6倍!
惊见盗洞 文物无恙
1978年3月,春寒料峭。风雨中考古队分秒必争,一个上午就弄清了墓坑的准确形状与椁室的深度。3月21日,天放晴了。大家集中精力查有没有盗洞,因为这是判断墓内文物资料是否得到完好保存的关键。
清除了墓坑内已被炸散的浮土,把坑内填土铲平后,南北两坑相交偏西处,一个盗洞赫然在目!
这个盗洞斜着直插椁 (套在主棺外面的大棺材)顶,将一块盖板的东段斩去了一节,使这块盖板的西段斜着塌进椁内,一洞淤泥中夹着几块石板。
一片惊叹声随之而起。勘探小组内几位小伙子泄气了:“别白干了!”“累死了不好看。”“已被盗过,还有发掘价值吗?”
面对一片质疑声,在随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,谭维四说出了继续发掘的三个理由:尽管有一个盗洞,但规模小,属于早期的一种民间小型盗窃,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盗走;考古不是“挖坟取宝”,比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文物,也非常有价值;按照政策,这么大规模的墓坑也是要发掘的。
最终结果证明了这个盗洞几乎没有给古墓造成什么威胁: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、乐器、兵器、金器、玉器、车马器、漆木竹器以及竹简等文物近一万五千余件。除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外,其中还有许多造型奇特、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。
“蛟龙”出水 编钟露面
发掘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随县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保障。
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,5月11日,发掘全面开工,按照显露椁盖板、取吊椁盖板及浮在水面的器物、排积水清淤泥、清椁室取文物、取棺拆椁回填墓坑五个步骤,各小组人员稳步推进发掘工作。
5月22日午夜11时许,在古墓的中室,排水水位下降到距椁墙顶40厘米深的时候,靠西壁不远,与之平行的长约2米的两个木架隐约可见,不一会,靠南壁一个木架也显了出来。水位继续下降,一个小伙子等不及了,手在水中来回摆动,聚光灯下,3条木梁像在水波中游弋。另一个小伙子乐极了:“这叫‘蛟龙戏水’,呼之欲出却不出,抓住它,别让它溜了!”
23日清晨,水位下降到了深60厘米处,虽然还是没“露头”,但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小伙子都摸到了水中的钮钟,估计有19个。天大亮了,水位继续下降,“蛟龙出水了!”木架上的横梁露出真容:黑漆红彩,两端都有青铜套,套上满饰浅浮雕蟠龙纹。
因为担心脱水导致文物受损,在采取了防晒、喷水等保护措施后,继续发掘工作。
24日午夜,又露出一层横梁,长短两根曲尺相交,梁体粗大。下面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铜圆柱顶托,梁下悬甬钟,应是33个。此前看见的3个小木架立于梁上。25日午夜,露出第三层横梁,与第二层相近,有12个大甬钟及1个 钟,或悬于梁下,或掉在梁旁。这两层四根木梁,两端都有浮雕或透雕镂空龙首、凤鸟、花瓣的青铜套,梁身又以黑漆为地、朱黄色漆彩绘菱形几何花纹,乍一看去,真似蛟龙模样。
此时,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、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已基本上显露出来。谁能在同一个古墓内见到这么多的编钟?谁曾见过这么雄伟的钟架逾千年而不倒?目睹这个奇迹,整个工地,一片欢腾。
(后记:1978年6月28日,曾侯乙墓田野发掘工作全部完成。8月1日,第一场史无前例的编钟音乐会在当地驻军礼堂里举行。第一首《东方红》曲罢,满座鼓掌:“千古绝响复鸣了!古钟发出新声了!”后来,为了保护文物,专家们又联手攻关编钟的复制。1984年8月,完成了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。)
(资料索引:《曾侯乙墓》谭维四著(生活、读书、新知三联书店)
曾侯乙古墓发掘
“地下音乐厅”魅力无穷 面世三十年观众六十万
“曾侯乙墓文物太精致了,令人震撼!”12月6日上午,来自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主谢先生参观曾侯乙墓遗址时,发出由衷的感叹。
擂鼓墩文物管理处主任张华介绍,30年来,被誉为“地下音乐厅”的曾侯乙墓遗址已累计接待超过60万名中外客人。其中,许多来随考察指导工作的国家领导人在参观时还欣然挥毫题词。
擂鼓墩文物管理处专家王新成当年参与了曾侯乙墓的发掘。据他回忆,1978年发掘结束后,即对墓坑进行了回水保护。按照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的意见,原随县县委、县政府随后在墓坑上兴建保护棚。1980年前后,保护棚建成开放式,供游客参观,当时参观券的票价是每张5分钱,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、物价的上涨,票价也一路上调至2角、5角,直至如今的30元。为更好地保护墓坑木椁,并便于游客参观,1998年,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墓坑木椁进行原地疏干脱水保护,目前疏干工程即将结束,但脱水仍需时日,计划明年9月修复木椁。
目前,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内陈列有部分文物实物和图片,观众还可以观看当年发掘过程的纪实电影。
考古人员清理椁墙
频频出访的文化使者——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国内外展出记
1981年7月,在擂鼓墩曾侯乙墓(编号为擂鼓墩一号墓)西侧102米处,发现了编号为擂鼓墩二号墓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。
该墓为战国中期诸侯墓,共出土文物2700多件,按其用途分有青铜礼器、乐器、车马器以及铜、玉、骨、蚌质装饰品等。出土文物中的青铜编钟、青铜建鼓座和玉石编磬等49件打击乐器独具特色,其中尤为珍贵的是36件青铜甬钟,最大件通高98厘米、重79.6公斤,最小件通高30厘米、重4.3公斤,编钟总重为590公斤,属先秦时期重型礼乐器。
这套编钟与曾侯乙墓编钟悬挂方式一致。1985年经武汉音乐学院专家小组科学测试,这套编钟虽已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,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乐曲,是除曾侯乙编钟之外我国出土的第二套音域宽广、音色优美、可供演奏及研究的大型古代打击乐器。它与“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”曾侯乙编钟并列构成百钟之势,珠联璧合,形同“姊妹”。
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出土以后,多次代表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,充当文化使者,在国内外巡回展览,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。
1997年,国家文物局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了《中国文物精华展》,为香港回归谱写前奏曲。随州擂鼓墩二号墓编钟随调赴港,历时一年的展出,轰动港内外。
1990年,第十一届亚运会在首都北京举办,擂鼓墩二号墓编钟作为湖北省唯一被选中的精品,首次向亚洲健儿展露尊容,引人注目。
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,擂鼓墩二号墓编钟远赴西欧四国巡展。展览先后在德国埃森、慕尼黑,瑞士苏黎世,英国伦敦和丹麦哥本哈根等城市巡展,受到东道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,在政治上产生了良好影响。
1995年6月,当展品抵达巡展第一站德国埃森时,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先生亲自为开展式剪彩,并于7月14日上午,陪同访德的江泽民主席和钱琪琛外长,再次观看展览。江主席在参观编钟时,盛赞编钟是“中国古代的高技术”。
1999年3月,正值樱花盛开的时节,擂鼓墩二号墓编钟东渡扶桑,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纪念公园美术馆,参加“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展”。在历时3个月的展览中,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备受关注与好评,为此朝日新闻社进行了专题采访。随后,二号墓编钟又辗转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,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“中国文化周”活动,圆满完成跨世纪的外展任务。
2000年3月,二号墓编钟再次远渡重洋,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院沙可乐美术馆参加 “孔子时代的音乐”文物展览,吸引了大批美国观众。同年11月20日,二号墓编钟再次转赴法国巴黎音乐城,参加了中国文化季“龙之声——中国古代钟铃艺术展”,为名城随州争得荣誉。
为进一步扩大影响,弘扬编钟文化,我们还复制了一套擂鼓墩二号墓编钟,结合曾侯乙墓出土的其它乐器,按古今中外分类编配曲目,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巡演,也同样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。
青铜鹿角立鹤
“国宝”“村宝”赞“编钟”
1978年6月15日,曾侯乙编钟拂去2400年的尘埃,一展芳容天下惊,赞语不绝,好评如潮。这一套65件大型青铜编钟,目前不仅是咱中国的“国宝”,也成了整个地球村的“村宝”。现辑录部分国家政要和专家的评语,以飨读者诸君。
据统计,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《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》和随州擂鼓墩文管处、随州博物馆已先后接待千万观众和130多个国家的数万宾客。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、江泽民、李瑞环、叶剑英、李先念、乔石、谷牧、王任重,先后参观了曾墓出土文物展,关注与赞美曾侯乙编钟。
叶剑英:1979年参观曾侯乙编钟后连声赞美:“这是祖国的伟大之处啊!”李先念:1979年聆听曾侯乙编钟乐音后说:“应该设专馆,陈列好,保护好。”乌兰夫(时任国家副主席):1984年为曾侯乙编钟题辞:“物华天宝”。麦克伦(美国纽约大学教授):曾侯乙编钟出土不久,E·G麦克伦在美国有影响的 《社会生物工程》撰文称:“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第八奇迹”。乔石(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):2000年9月22日称:“不愧为世界第八奇迹”,题“美轮美奂,比耳悦目”。胡乔木:1991年7月题“随州编钟,绝世珍宝”。萧克将军:1992年5月28日题“古乐之乡听古乐,神州之声越随州”。胡绳:1997年10月17日为曾侯乙编钟题“荆楚奇珍,中华瑰宝”;为随州市博物馆题:“石古留音,世界奇迹”。张思聊:1999年7月5日为擂鼓墩题:“中华民族骄傲,世界文化之瑰宝”。希思(英国前首相):1983年9月5日,东湖。听编钟演奏后称:“2400多年前你们中国在音乐艺术方面就有这样高的成就,根底如此之深,历史如此悠久,如今又怎能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!”
复原的编磬全貌
曾侯乙复制铜像
精致的青铜尊盘
编钟世系数“古今”
编钟
编钟,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。青铜铸造。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编组而成,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悬挂,能发出不同的乐音。
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,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。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。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,有9枚一组、13枚一组的,等等……1978年,我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,登峰造极,达到了一套65枚。
西周编钟
1985年8月25日,陕西出土了西周时期的一套编钟,总重量为340公斤。
这套编钟,共4组,铸造的时间先后不同,可能为一个家族数代人的制品。
1954年以来,全国多处出土编钟。但像曾侯乙编钟这样的庞然大物,至今绝无仅有。
编钟是西周时代祭祀、娱乐的主要乐器,尤其适合于伴奏,富有中国古乐的独特风貌。西周时还以此礼乐制度规定名位、等级。编钟是王公贵族权势的标志。
西周编钟,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。那时候,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无人烟,有些地方虽有人群,却过着“茹毛饮血”的原始生活,而华夏民族的祖先不但越过了钻木取火的时代,而且已达到了能用火冶炼青铜铸造编钟的先进时期,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。
曾侯乙编钟
曾侯乙编钟,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,1978年出土于我市擂鼓墩曾侯乙墓。曾侯乙,是战国时代曾国(或随国)一个名叫“乙”的诸侯。
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,曾侯乙编钟共65枚,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 。65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公斤。
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,有5个八度,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。钟的音色优美,音质纯正,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。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,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,令人惊叹。
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冶金铸造、音乐发展上光辉的里程碑。音乐界惊呼,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,冶金铸造领域也是惊叹不已。
擂鼓墩二号墓编钟
擂鼓墩是楚随文化重地、宝地。
1981年,擂鼓墩再次令人称奇——一套36枚的青铜编钟出土。出土的地方,编号为擂鼓墩2号墓。
2号墓编钟同曾侯乙编钟一样,有音调,合音律,可演奏。而且可与曾侯乙编钟的64件 ( 钟1件不在演奏之列)联合编组,共同完成中外乐曲的演奏。因此人们称2号墓编钟为曾侯乙编钟的“姊妹钟”。两种相合正好100件,于是“百钟合鸣”、“百钟研究”又一次掀起了编钟热。
擂鼓墩2号墓编钟,是完美的,也是庞大的,至今是已发现古编钟中的第二大。只是因为,第一大编钟在它的前面出土,它出现在曾侯乙编钟的光环里,才显得不十分引人注目。
因此,有人说如果是2号墓编钟第一个出来,曾侯乙编钟第二个登场,那就是轰动,再轰动!
当代编钟
曾侯乙编钟令人倾倒,今天的人们总想探究它的秘密。上世纪80年代初,湖北省博物馆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、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、武汉工学院等单位,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,破解了曾侯乙编钟铸造、定音的秘密。
于是,今人克隆了曾侯乙编钟。
1983年1月6日至9日,中国音协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、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80多人,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。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、音高,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 《胡笳十八拍》、 《梅花三弄》、 《浏阳河》、 《圣诞夜》等中外乐曲,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,高音区清脆,明亮,悠扬;低音区浑厚,深沉,气势磅礴。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,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。
国家级、省级专家可以克隆曾侯乙编钟,随州的专家能不能仿而效之?擂鼓墩的两套编钟出土以来、曾侯乙编钟成功克隆之后,随州文物部门、随州的土专家们跃跃欲试,开始了克隆编钟的历程。据不完全统计,随州克隆中型编钟早已超过10套,大约已达到20套,并形成了多个编钟演奏乐队,一直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。